首页

服侍夫妻主

时间:2025-05-26 12:43:37 作者:李强会见印尼国会议长布安 浏览量:36871

  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的哈尼梯田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,层叠而上的梯田分布在海拔700米至1800米的山坡之上,凝聚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,被称为人类农耕文明的“活化石”。

  系列报道《文化中国行》走进哈尼梯田,感受千年梯田的生动传承。

  清晨,伴随着太阳跃出山峦之间,秋日的第一缕暖阳泼洒在哈尼梯田之上。每年的这个时节已经进入丰收季尾声,不少梯田已经完成收割,整齐的稻秆折射出灿烂的朝霞,是梯田景观的最佳观赏期,吸引了大批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。

  云南游客 解林颖:太美了,真的没想到有那么漂亮,那么震撼。

  广东游客 陈岚:整个景观超出我的预期,来到这里感觉很美、很仙气。

 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总面积超过100万亩,是全国首个同时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“双遗产”地。梯田核心遗产区坐落于元阳县,总面积约为7万亩,包含了三个乡镇,82个村寨,约6.4万人正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。 哈尼梯田是当地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民族人民,在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下依山就势,通过长期农业劳作创造出的自然文化景观,在上千年的耕作历史中,形成了“森林在上、村寨居中、梯田在下,水流穿梭其中”农业生态系统,一个活态的世界文化遗产。

  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管理保护领导小组成员 朱文珍:我们还在田里养着鱼,还养着鸭子,“稻鱼鸭”成了我们哈尼梯田遗产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。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片宝贵的遗产我们要代代相传,这是我们边疆各民族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一个重要体现。

  在农业生态景观的基础上,当地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也构成了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风貌。老乡们仍然能住在哈尼族传统的蘑菇房民居,保持着梯田耕作的传统生活方式,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在家门口获得收益。

  元阳县文联主席 马继春:这几年来,来元阳梯田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。为了让游客增加体验感,我们结合了传统的哈尼梯田文化元素,做了很多大胆的努力和创新。比如说做了很多文创,比如包包、乐器和服饰之类的,他们的满意感特别强,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守护哈尼梯田的另外一种形式。

  哈尼梯田的乡村旅游越发火热,不少年轻人也乘着梯田观光的东风回到家乡,做起了新一代的梯田守望者。从经营民宿、餐饮,到设计哈尼族特色时装,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正在用新的方式传承着千年梯田。

  2023年,哈尼梯田旅游总人数突破了423万人次,旅游收入超过了38亿元,相较2022年增长了18%。因地制宜的乡村产业维护着世界遗产的历史真实性、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,梯田的保护与利用在“活态传承”中达到了平衡,历经千年的哈尼梯田也愈发鲜活,充满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。

  (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田云华 伊圣楠 张如尧) 【编辑:梁异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最高检发布一季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

发言人表示,自9月20日开始的20余天中,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共进行8轮密集磋商。经过艰苦努力,双方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。但遗憾的是,欧方始终未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核心关切的问题。

周文: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

每年夏收期间,丁建行的草场要收储7万亩秸秆,约在1.5万吨到2万吨,其中一多半和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裕灌农业”)签订了回收合同,此外还有五六千吨经海运出口到韩国,同样用作蘑菇培养基。

闽台刘氏宗亲福建话亲情:祠堂文化印证两岸同根

近日,以“大国酱香·国台领航”为主题的国台·华鉴甲辰龙年生肖酒新品发布会隆重举行,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名酒专家、酿酒大师、企业家和各大经销商等300余人参会,共鉴新品。

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|文脉寻踪

他呼吁,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当为老年教育等领域提供更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。比如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的融合创新,一起构建“15分钟学习圈”,实现“老年大学办到家门口”,打通“老年教育最后一百米”,以数字创新增强老年教育服务的“可及性”和“均衡性”。

百所高校教师走进雄安 助推“雄安实践”融入思政课

医疗保障是民心所向、民之所盼的重要民生大事。对于民众,特别是外来务工者而言,看病就医健康有保障,才会感受到这个城市赋予的安全感和幸福感;另一方面,对外来务工的家庭来说,孩子的健康尤为重要,一个孩子的健康保障关系着全家的幸福,孩子舒心,父母才会安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